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一个比较重要的驱动函数的讲解(74HC595)
mayer | 2009-05-22 18:34:56    阅读:3235   发布文章

一个比较重要的驱动函数的讲解(74HC595)

概述

     74HC595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通用移位寄存器芯片。并行输出端具有输出锁存功能。与单片机连接简单方便,只须三个I/O口即可。而且通过芯片的Q7引脚和SER引脚,可以级联。

595引脚介绍
          ________
  QB--|1         16|--Vcc 
  QC--|2         15|--QA 
  QD--|3         14|--SER-------------------串行输入
  QE--|4         13|--/G---------------------使能端 输出有效(低电平) 
  QF--|5         12|--RCK-------------------存储寄存器时钟输入 
  QG--|6         11|--SCK-------------------移位寄存器时钟输入 
  QH--|7         10|--/SCLR----------------主复位(低电平)
 GND-|8           9|--QH'--------------------串行输出端   
         |________|
74595的数据端:
1)、QA--QH: 八位并行输出端,可以直接控制数码管的8个段。
2)、QH': 级联输出端。我将它接下一个595的SER端。
3)、SER: 串行数据输入端。

74595的控制端说明:
1) 、/SCLR(10脚): 低点平时将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清零。通常我将它接Vcc。
2)、SCK(11脚):上升沿时数据寄存器的数据移位。QA-->QB-->QC-->...-->QH;下降沿移位寄存器数据不变。(脉冲宽度:5V时,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。我通常都选微秒级)
3)、RCK(12脚):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,下降沿时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。通常我将RCK置为低电平,当移位结束后,在RCK端产生一个正脉冲(5V时,大于几十纳秒就行了。我通常都选微秒级),更新显示数据。
4)、/G(13脚): 高电平时禁止输出(高阻态)。如果单片机的引脚不紧张,用一个引脚控制它,可以方便地产生闪烁和熄灭效果。比通过数据端移位控制要省时省力。


注:74164和74595功能相仿,都是8位串行输入转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。74164的驱动电流(25mA)比74595(35mA)的要小,14脚封装,体积也小一些。
74595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数据存储寄存器,在移位的过程中,输出端的数据可以保持不变。这在串行速度慢的场合很有用处,数码管没有闪烁感。
与164只有数据清零端相比,595还多有输出端时能/禁止控制端,可以使输出为高阻态。

程序讲解:

//Note: 74HC595驱动
//File: 74HC595.H
//Date: 08-7-16
//Time: 8:50
//        ______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__
//Note: SCLR(10脚) 主复位接电源正极, G(13脚) 使能端,输出有效接电源负极

//防止74HC595.H头文件被主程序重复调用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#ifndef __74HC595_H__    
#define __74HC595_H__

//对应硬件接口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sbit SD   = P0^0;  //串行数据输入 , 对应595的14脚SER
sbit SH_CK = P0^1; //移位寄存器时钟输入,对应595的11脚SCK
sbit ST_CK = P0^2; //存储寄存器时钟输入,对应595的12脚RCK

//为共阳数码管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//数码管段码和位码的定义
//unsigned char code seg[]=

{0xc0,0xf9,0xa4,0xb0,0x99,0x92,0x82,0xf8,0x80,0x90,0x88,0x83,0xc6,0xa1,0x86,0x8e,0x00,0xff};
//0      1      2      3      4      5       6      7      8      9      a    b    c     d    e     f    8   无

//unsigned char code pos[]={0x01,0x02,0x04,0x08,0x10,0x20,0x40,0x80}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//1     2      3      4      5      6      7       8
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//函数声明
void Ser_IN(unsigned char Data); //串行数据输入
void Par_OUT(void);     //串行数据输出
//void Ser_Par(unsigned char Data); //串行输入,并行输出

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//串行数据输入
void Ser_IN(unsigned char Data)
{
 unsigned char i;
 for(i = 0; i < 8; i++)
 {
  SH_CK = 0;            //先置为低
  SD = Data & 0x80;   //取数据的最高位
  Data <<= 1;           //将数据的次高位移到最高位,为下一次取数据做准备
  SH_CK = 1;           //再置为高,产生移位时钟上升沿,上升沿时数据寄存器的数据移位

 }
}
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//并行数据输出
void Par_OUT(void)
{
 ST_CK = 0;          //先置为低
 ST_CK = 1;         //再置为高,产生移位时钟上升沿,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,更新显示数据。
}
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//串行输入,并行输出
/*
void Ser_Par(unsigned char Data)
{
 Ser_IN(Data);          //调用串行数据输入函数,让数据移位寄存器
 Par_OUT(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//调用并行数据输出函数产生上升沿,使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,更新显示数据
}
*/
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#endif

本节重点:

1、对74HC595时序(学过数电的应该对时序还是有一定认识吧)的理解与认识。具体过程是:先让单片机数据输出端口(P0.0)输出一位数据,然后让移位寄存器时钟输入端口(P0.1)产生一个上升沿将数据移入移位寄存器,依次循环八次即完成一个八位数据的输入(串行输入),这是让存储寄存器时钟输入端口(P1.2)产生一个上升沿,即让移位寄存器里面的八位二进制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(并行输出),更新显示数据。

2、头文件的编写与调用(可暂时不用掌握)

//防止74HC595.H头文件被主程序重复调用
/*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*/
#ifndef __74HC595_H__       //三句配套使用
#define __74HC595_H__

#endif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